

2020年回顧:疫情影響棉價 新棉質量下降
發佈時間:2021-01-06
2020年,國內外棉花市場受到新冠疫情衝擊,價格先跌後漲,波動幅度較大。我國棉花政策保持穩定,儲備棉輪出成交率接近100%,進口量有所增加,棉花產量保持平穩,市場供給充裕。
一、棉價大幅波動
2020年開年,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簽署,國內棉價持續緩慢回升;春節前後,新冠疫情突然爆發,國內外棉價連續大幅下挫,3月境外疫情開始加速蔓延,外貿訂單取消,棉花需求不振,棉價再次大幅下跌,3月31日中國棉花價格指數CC Index(3128B)達到全年最低點11091元/噸,創2013年棉花新標準公佈以來的最低;之後,國內疫情基本得到控制,各國政府紛紛出臺經濟刺激政策,棉價開始反彈;國慶節後,紡織訂單好於預期,加上疫苗研發順利,市場保持樂觀情緒,棉價漲速加快,12月21日中國棉花價格指數CC Index(3128B)漲至全年最高點14981元/噸;年末略有回落,12月31日,中國棉花價格指數CC Index(3128B)收於14963元/噸,同比上漲11.9%;全年平均價格爲12930元/噸,同比下降9.02%。年內,國際市場價格波動較大,Cotlook A指數年均價71.98美分/磅,同比下跌7.52%,全年內外棉平均價差爲674元,內外最大價差2311元,最小价差-386元。
二、籽棉收購價格上漲,新棉質量下降
今年新棉上市以來,籽棉收購價居高不下,新疆由於加工產能過剩,爭搶收購現象時有發生。全國400型棉花加工企業3128級籽棉平均收購價格爲6.47元/公斤,同比上漲16.4%。分區域看,新疆棉花采摘期提前,平均收購價格爲6.51元/公斤,同比上漲19.0%;內地籽棉收購價格相對穩定,平均收購價格爲6.20元/公斤,同比上漲4.9%。
據棉花公證檢驗數據顯示,新棉質量下降。截止到12月31日,全國白棉3級及以上佔比84.5%,較去年低0.4個百分點;長度29毫米及以上佔比23.79%,同比低31.24個百分點;馬克隆值A+B檔佔比66.86%,同比低16.06個百分點。
三、儲備棉輪出成交率接近100%,輪入暫未啓動
2020年儲備棉繼續輪出,由於輪出資源符合市場需求,性價比優勢明顯,企業競拍積極,7月1日到9月30日,儲備棉輪出總計投放量爲50.4萬噸,成交量50.3萬噸,成交比例99.87%。
12月1日儲備棉輪入工作開始,截至到1月3日,內外棉價差持續超過800元/噸,儲備棉輪入暫未啓動。
四、新疆棉花產量佔比達87.3%
據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顯示,2020年全國棉花總產量591.0萬噸,比2019年增加2.1萬噸,增長0.4%。其中新疆棉花產量佔全國的87.3%,較上年提高2.4個百分點。全國棉花種植面積下降,2020年全國棉花種植面積爲4754.8萬畝,比2019年減少254.1萬畝,下降5.1%。分地區看,棉花種植進一步向新疆棉區集中。新疆按照“控制面積、提質增效”的原則合理引導棉花生產,新疆的棉花種植面積比2019年減少57.9萬畝,下降1.5%,佔全國的比重達78.9%,較上年提高2.7個百分點。國家對新疆地區實施棉花目標價格補貼政策,保證了棉農的種植積極性。其他棉區受種植效益和農業結構調整等因素的影響,棉花播種面積下降。
五、棉花進口量同比增長
據海關統計,2020年前11個月我國共進口棉花180.35萬噸,同比增長6.4%。來源國中美國重新回到首位,佔比接近五成;巴西爲第二位,佔比超過四分之一;印度和澳大利亞排在其後。
國家有關部門決定自2021年1月1日起,對部分商品的進口關稅進行調整,其中:繼續對配額外進口的一定數量棉花實施滑準稅,並進行適當調整。
- 公司新聞
- 行業新聞
- 國資要聞
- 一月
- 二月
- 三月
- 四月
- 五月
- 六月
- 七月
- 八月
- 九月
- 十月
- 十一月
- 十二月
電話: 8610-84534078/79/80/81 | |
傳真: 8610-84534135 | |
地址: 北京市朝陽區亮馬橋路39號第一上海中心C座七層 |
